綜合新聞
碩士研究生伍熙源和劉紫軒等在《Journal of Virology》雜志在線發表關于HIV膜融合抑制劑的研究論文
膜融合是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關鍵環節,也是抗病毒藥物研發的重要靶點。恩夫韋肽(又名T-20)是目前臨床上僅有的抑制病毒膜融合的藥物,用于HIV-1感染的聯合治療,但該藥抗病毒活性相對較低,且在體內外容易誘導耐藥,往往導致治療的失敗。基于HIV-1膜融合蛋白gp41的結構和功能,國外學者設計了富含螺旋結構的多肽類膜融合抑制劑SC29EK,其對不同亞型的HIV-1毒株及T20耐藥株均具有較好的抗病毒活性。本論文對SC29EK自身的耐藥機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發現位于gp41蛋白的多個耐藥突變位點。同時,從耐藥突變對抑制劑結合能力和對病毒感染能力的影響兩個方面深入探討了HIV-1對SC29EK耐藥的分子機制,并通過解析SC29EK與靶序列復合物的結構加以驗證。因此,本研究對進一步明確HIV-1膜融合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對病毒膜融合抑制劑的研發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