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朱園美和程敏等相繼在《Journal of Biologic Chemistry》雜志發表研究論文
何玉先課題組朱園美等基于脂肽設計的HIV膜融合抑制劑具有顯著的抗病毒效果及藥學特征的前期研究積累(Chong et al. AIDS 2016; Chong et al. J Virol 2017;Ding et al. J Virol 2017)。以T1249為模板,通過采用脂肪酸取代T1249羧基末端的8個疏水氨基酸,成功設計了新型脂肽抑制劑LP-46,雖然其序列顯著截短,但抗病毒活性卻大大提高,可以在皮摩爾水平抑制各型HIV-1的感染,同時也對HIV-2和猴艾滋病病毒SIV具有強效作用。本研究還解析LP-46與靶點序列復合物的晶體結構,對其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為研發新一代基型膜融合抑制劑奠定了良好基礎。
楊威課題組程敏博士等在前期系統性篩選鑒定干擾素調節的宿主非編碼RNA的基礎上,針對IFN下調的miR-1225-3p的功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病毒感染或IFN處理的情況下,miR-1225-3p的水平顯著下調。IFN通過經典的膜受體和JAK/STAT通路抑制miR-1225-3p的轉錄。沉默miR-1225-3p可以顯著抑制HCV等病毒在Huh7細胞中的感染水平,而過表達miR-1225-3p則削弱IFN的抗病毒作用。通過生物信息分析和實驗證據鑒定了GAB3是miR-1225-3p的靶分子。進一步研究表明,miR-1225-3p的上述功能主要是通過調節其靶基因GAB3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