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徐花博士等在《Journal of Virology》在線發表關于ZIKV感染與宿主調節網絡的研究論文
寨卡病毒(ZIKV)近年來在南美洲和世界多地流行。WHO于2016年宣布將ZIKV列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敦促國際社會協調應對。ZIKV是黃病毒科黃病毒屬成員,主要通過蚊子傳播,其感染后臨床特征為發熱、皮疹、關節肌肉痛和結膜炎等,也可出現吉蘭–巴雷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孕婦感染可引發新生兒小頭畸形等嚴重疾病。目前,市場上沒有批準的寨卡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楊威課題組主要針對ZIKV與宿主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系統性篩選2659個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庫,構建了宿主調控ZIKV感染的細胞內信號通路及網絡,發現若干具有抗病毒潛力的化合物及重要宿主靶點。進一步研究發現,ZIKV感染細胞或新生鼠腦組織后宿主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MLK3被激活,而活化的MLK3可以通過促進若干細胞因子的產生而抑制病毒復制。該研究為深入理解宿主對ZIKV感染的調控機制和抗病毒藥物研究奠定了有益的理論基礎。研究受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2016-I2M-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