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所生物安全委員會聯合生物安全與實驗室管理處和教育辦公室召開生物安全工作與培訓會
近期突發“蘭獸研”布氏桿菌感染事件,給病原領域研究機構再次敲響生物安全管理警鐘。感染源頭控制、人員風險意識、操作程序控制、意外應急預案,每個安全管理的細節疏漏都可能付出無可挽回的生物安全代價。按照金奇書記、所長指示,2019年12月12日,所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啟動了生物安全工作與培訓會,由生物安全與實驗室管理處和教育辦公室聯合組織。會議由生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帆主持,劉海鷹副所長,實驗室管理處任麗麗處長,全所生物安全員、課題組長或其代理人、全體研究生和職能處室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楊帆主任委員首先重點強調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特殊性和服從性,尤其要求包括全體研究生在內的全體人員提高意識,最主要的還是要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各項規定,提高風險意識和學習能力。
實驗室管理處和教育辦公室就最近安全管理和安全檢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向與會人員進行通報。并針對“蘭獸研”布氏桿菌感染事件從梳理生物安全手冊、個人防護、層級監督、安全意識等方面傳達所內對實驗室安全提出的各項要求。會議再次強調各實驗室人員務必嚴格依照生物安全手冊和實驗室管理規范進行實驗室活動,安全員要加強學生安全意識和合規操作的指導和監督,要關注到所外進行動物實驗的學生,定期監控體溫,發現學生身體不適等情況及時上報;同時要關注學生出現焦慮、緊張等心理,并及時疏導,避免因個人情況影響實驗室活動。劉海鷹副所長重點強調研究生要認真貫徹內部安全培訓,熟知風險評估和風險操作,勤于思考有挑戰心理,充分提高安全意識,積極參與課題組的安全管理工作。
實驗室生物安全無小事,主觀認為微不足道的問題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任何實驗活動都應在生物安全的范疇下開展,任何時刻都勿觸碰生物安全這根“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