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沖鋒在疫情科技支撐第一線的巾幗斗士 ——記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任麗麗研究員
啟明星下清冷的北風寒氣逼人。正月初七的凌晨,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會議室里依舊燈火通明,任麗麗研究員正在向各位專家和領導匯報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工作志愿者的培訓方案,至此會議已持續了5個多小時。
面對疫情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激增的嚴峻形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的領導和專家們敏銳地察覺到,下一步病毒檢測工作對臨床救治的支撐任務將會更為迫切和艱巨。因此,院校黨委決定迅速組建院校援鄂抗疫醫療檢測隊,舉全院校之力征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志愿者,支援武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院校黨委的決定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醫技工作者的積極響應,院校所屬單位90余人踴躍報名參加。
車馬未動,糧草先行。面對并不熟知和感染風險極高的新型病毒,既要有高超的專業檢測技能,也要做好工作防護,在志愿者奔赴疫情前,做好生物安全與實驗技能規范化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培訓工作這一緊急任務落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的肩頭。作為呼吸道感染病原檢測和鑒定專家,任麗麗迎難而上,主動領銜擔綱。她帶領團隊即刻投入戰斗,連夜統籌設計整體培訓方案,優化培訓流程。從基本的個人防護、標本接收到實驗檢測流程、操作技能,再到檢測結果確認、操作意外處置等等,培訓方案力爭確保培訓內容不缺、技術標準規范、防護要求到位,為院校醫療檢測隊在疫情現場高效、科學的發揮作用提供保證。
匯報會結束后,略顯疲憊的任麗麗再度回到實驗室辦公處,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緊張工作。她進一步研究完善了培訓方案,并在當天下午拍攝制作了實驗室檢測示范教學片。她反復確認了錄制和剪輯細節,并親自上場操作示范。經過通宵達旦、馬不停蹄地縝密工作,培訓前期準備已基本完成。至此,從接到任務也就短短的24個小時,為下一步能夠迅速開展培訓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
培訓任務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相較前一階段的應急科技支撐任務,任麗麗覺得此次任務已經“溫和”了許多。自武漢出現多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以來,任麗麗已連續1個多月沒有休息日,吃住基本都在實驗室,帶領研究所克里斯托弗·梅里埃實驗室和部分重點實驗室科技骨干,全力承擔起院校和病原所交辦的應急科技支撐任務。
在今年年初應急支撐第一階段病原確證工作中,遵照院校和所院領導指示,任麗麗帶領應急科技支撐團隊,在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等兄弟院所的有力配合下,組織團隊成員迅速開展了樣本接收運送、樣品制備與檢測、實驗數據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他們克服時間短、任務重、壓力強、難度大等諸多困難,發揮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既往十余年的知識、技術積累,歷時5天5夜,完成了國家衛生健康委交予的平行檢測任務,確定一種未知的、不同于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為武漢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致病病原。及時將檢測結果上報,為國家最終確定此次疫情的病因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任麗麗一刻不曾停歇,帶領團隊分秒必爭地分離病毒和建立靈敏特異的熒光定量RT-PCR檢測體系,后者1月11日在武漢通過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現場評價。該檢測體系已經支持北京、上海、浙江、武漢等多地開展了病原排查工作。面對可能蔓延的疫情,她第一時間主動組織由她牽頭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呼吸道病原體監測研究全國各地18個網絡實驗室成員單位,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監測技術培訓,發放近萬人份PCR引物和探針,組織開展病毒監測研究,及時提升了醫療機構的病原體檢測能力。
任麗麗研究員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克里斯托弗·梅里埃實驗室副主任,生物安全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兼任國家衛生健康委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編委,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動物實驗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先后獲得中國醫學科學院優秀教師、中國醫學科學院-梅里埃研究院青年科學家獎、中國女醫師協會第六屆五洲女子科技獎基礎醫學科研創新獎等殊榮。曾榮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二等獎等科技獎勵,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多年來她致力于呼吸道感染診療和傳染病防控能力提升的科學研究,開展了一系列系統性的工作,成就卓著,碩果累累。
任麗麗和她的團隊首次發現鼻病毒A21等一批新發病毒在我國的流行并揭示其致重癥感染的臨床病原學意義,提出對病原學的新認識,填補病原學研究領域空白;基于十余年積累,繪制了我國歷時最長、覆蓋種屬最全的呼吸道感染28個種屬病毒變異變遷譜,系統揭示病毒周期性流行規律,為呼吸道感染臨床診療和突發疫情排查等提供重要基線數據參考;組織建立呼吸道病原組合檢測技術體系,并推廣應用到重大專項內部全國300多個哨點醫院和監測網絡實驗室;參與完成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疫情等多起重大突發疫情病原鑒定應急任務,為我國近年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她連續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3項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項目,組建運行有近40家醫院的全國肺炎研究網絡,是“一帶一路”計劃呼吸道感染病原學非洲馬里研究項目骨干力量。
此時,我們在培訓教室、實驗室看到任麗麗依然忙碌的身影,她和她的團隊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疫情就是命令,防護就是責任”的執著與擔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進行著英勇的戰斗。
病原所/院校宣傳部
(轉自:院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