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高小攀副研究員等在《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在線發表結核分枝桿菌延伸因子(EF-G1)高分辨率晶體結構的研究成果
全球范圍內,結核病(TB)仍然是頭號傳染病殺手,也是目前全球十大死因之一。而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性日趨嚴重更為結核病的防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研發治療周期短和提高耐藥結核病療效的抗結核藥物研發刻不容緩。近日,崔勝課題組在《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在線發表了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Elongation Factor G1”的論文,為抗結核藥物的研發提供了結構基礎。
崔勝課題組在前期結核分枝桿菌甲硫氨酸tRNA合成酶結構(MetRS)解析的基礎上(IUCrJ. 2018),再次解析了結核分枝桿菌翻譯延伸因子(EF-G1)與底物GDP的晶體結構,該結構揭示了底物GDP識別的結構基礎。而晶體特殊的堆積方式和高溶劑含量以及適度的分辨率為基于片段的高通量別構抑制劑的篩選提供了強有力的結構生物學平臺。隨后,作者通過結構模擬的方法揭示了在體外具有強抗結核活性的臨床藥物夫西地酸(FA)在EF-G1的潛在結合位點,這為FA的化學改造從而適用于結核病的治療提供了基礎。
本研究工作得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崔勝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小攀博士,已畢業博士生于霞,博士生朱凱祥和主管技師秦博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