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高小攀副研究員、博士后朱凱祥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Sarbecovirus輔助蛋白ORF6抑制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
當前,“受關注的SARS-CoV-2變種病毒”VOCs不斷涌現,對全球經濟和公共衛生安全帶來新一輪挑戰。阿爾法(Alpha),德爾塔(delta),奧密克戎(omicron)等VOCs不僅在S蛋白上發生大量突變,突破中和抗體、疫苗的保護作用,而且提高了ORF9b和ORF6等輔助蛋白的mRNA、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強化了變種病毒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崔勝團隊聚焦冠狀病毒入侵、復制及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相繼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1,2022);Protein & Cell (2022);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1)等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2022年8月15日,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崔勝研究團隊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鄧紅雨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Sarbecovirus ORF6 Mediated Blockage of Nucleocytoplasmic Transport的論文。研究人員分別解析了SARS-CoV-2和SARS-CoV ORF6 C-末端片段(CTT)與細胞核孔復合物組分Rae1-Nup98形成的2個復合物晶體結構。進而,他們利用生化、生物物理和細胞功能實驗等多種技術揭示了ORF6 阻礙蛋白、mRNA等物質的核孔雙向運輸以及抑制細胞抗病毒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圖. SARS-CoV-2/SARS-CoV ORF6 CTT與核孔復合物物組分Rae1-Nup98的復合物晶體結構和功能驗證
圖. Sarbecovirus輔助蛋白ORF6抑制天然免疫的模式圖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崔勝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鄧紅雨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崔勝課題組副研究員高小攀博士,鄧紅雨課題組助理研究員田華彬博士以及崔勝課題組博士后朱凱翔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獲得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科技創新工程(2021-I2M-1-037)、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9YFC08406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971985;81772207;81572005;81921005)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rdcu.be/cTG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