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病原體感染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建設方案論證會暨學術委員會會議于近日在我所順利召開
2023年3月,由我所舒躍龍所長擔任主任的“病原體感染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獲得建設批復。該重點實驗室團隊經過前期周密部署和討論安排,于 2023年6月25日組織召開了建設方案論證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副院校長、體基辦劉海濤主任、科技處王衛副處長等院校領導出席會議。論證專家組由清華大學程功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闞飆研究員、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劉瑋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馬學軍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田懷玉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何宏軒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邵雪梅研究員七位專家組成。參加會議的學術委員會成員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徐建國院士(主任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王軍志院士、北京協和醫學院蔣建東院士等十六位委員。會議由體基辦劉海濤主任主持。
會上,王健偉副院校長代表院校致辭。針對重點實驗室建設背景,他指出我國雖然最終通過科技手段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但也凸顯出在傳染病防控理論引領、技術產品和防控策略等方面的嚴重不足,特別是對新型病原體威脅感知能力不足,對其流行和群體傳播趨勢預判評估能力欠缺,新型疫苗和廣譜中和抗體等生物類藥物研發技術體系薄弱,高水平公共衛生實戰型人才匱乏。在這種背景下,建設病原體感染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意義重大。但如何建好實驗室,需要論證專家組和學術委員會對建設方案給予批評指正。
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建國院士對實驗室的成立表達了祝賀,他指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實施載體,未來承載的是國家重大需求任務。病原體感染防控重點實驗室在籌建和申報過程中是充分分析了國內外傳染病防控能力提升的重大科技需求,根據教育部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要求,發揮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學科優勢和醫學教育專長,結合學科特點,集合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優勢力量來組建的。希望重點實驗室與其他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通過優勢互補,學科交叉和強強聯合的方式,在科學研究、技術裝備研發、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為我們國家的傳染病防控事業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病原體感染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舒躍龍教授匯報了實驗室建設方案。論證專家組在組長程功教授的組織下,通過審閱材料、現場調研和提問等方式對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證,認為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任務布局合理,需要依托單位進一步加大在人才、空間、設備和經費等方面對實驗室的支撐保障,進一步深入探索創新管理與運行機制,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把重點實驗室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研究團隊。
與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圍繞病原體感染防控基礎研究、研究范式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資源整合、推動臨床研究、靶向病原體感染預警難、干預技術缺乏等問題的解決路徑和方案展開了熱烈討論和交流,并根據論證專家的意見從頂層設計層面提出了進一步的思考和建議。
劉海濤主任對論證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委員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指出這是教育部對北京協和醫學院在病原體感染防控方向的科研實力和學科建設實力的認可,并希望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在實驗室主任的帶領下,重點實驗室團隊能以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推進公共衛生學科建設,培養更多高水平創新型領軍人才,為提升我國傳染病防控水平做出更大貢獻。
此次會議是重點實驗室建設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對實驗室下一步工作的實施和落實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參考。
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