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博士研究生李健等在《Biochemical Journal》雜志在線發表關于SIVrcm Vpx識別RCM SAMHD1機制的研究
天然免疫是機體對抗病毒的一條重要的防線,其中作為效應分子的宿主限制因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發現的能夠抑制HIV-1的宿主限制因子包括Trim5α、APOBEC3、BST-2、IFITMs等,它們通過不同的機制抑制了HIV-1生活周期中的不同的步驟。最近發現的SAMHD1能夠一方面通過其dNTP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的dNTP水平來抑制HIV-1的反轉錄過程;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其RNA酶活性降解HIV-1的基因組,從而在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中抑制HIV-1復制。HIV-2/SIV編碼的Vpx蛋白能夠通過募集CUL4-DDB1-DCAF1泛素連接酶復合物降解SAMHD1,從而拮抗其抑制作用。
在目前發現的HIV/SIV中只有兩個種系的SIV編碼了Vpx蛋白,但是它們識別SAMHD1的模式是不同的。甚至處于同一種系中的SIVmnd-2和SIVrcm Vpx識別SAMHD1的模式也是不同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病毒蛋白和宿主限制因子之間的“軍備競賽”導致的SAMHD1和Vpx的共進化。梁臣和郭斐課題組通過生化實驗和構建分子模型的方法,闡述了SIVrcm Vpx識別并介導RCM SAMHD1的降解機制,發現SIVrcm Vpx通過其23-WLHR-26和RCM SAMHD1 N末端的F15, L36, F52, R55 和R56結合,并通過75-QKA-77結合DCAF1,從而將SAMHD1裝載到泛素連接酶復合物上。這一結果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病毒蛋白和宿主限制因子之間的拮抗與反拮抗的競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