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彭俊平博士等在《Clin Microbiol Infect》雜志在線發表關于人多瘤病毒的研究成果
人多瘤病毒(HPyV)是人類常見病毒,感染多發生于幼兒時期。據報道,健康獻血員中人多瘤病毒的血清陽性率達40-80%。目前已知的人多瘤病毒有13個,其中BKPyV,JCPyV,MCPyV 和TSPyV已被證實與人類疾病相關,其余9個病毒的致病性尚未確認。此前有多個研究小組報道了在人扁桃體組織中分別檢測出6種人多瘤病毒(BKPyV,JCPyV,WUPyV, KIPyV, MCPyV 和TSPyV),推測淋巴組織可能是人多瘤病毒在人體的潛伏部位。
彭俊平博士等利用基于MassARRAY平臺建立的13種人多瘤病毒高通量檢測方法(專利號ZL 201310174312.X),在前期完成人多瘤病毒與小兒腹瀉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 (J Clin Microbiol, 2013; J Clin Virol, 2015) 的基礎上,開展了人多瘤病毒與兒童扁桃體疾病的關系研究,率先報道了患兒扁桃體中可檢出MW多瘤病毒和STL多瘤病毒,為淋巴組織可能在人多瘤病毒致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說提供了新證據;此外,MW多瘤病毒、STL多瘤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進化研究表明兩種人多瘤病毒在不同國家/地區分離的毒株之間有一定差異性,為進一步研究人多瘤病毒的起源與進化提供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