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劉帥博士等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雜志發表關于血吸蟲病免疫診斷標識分子的研究結果
精準診斷技術在血吸蟲病防控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血吸蟲病呈現以低度感染為主的流行特點,傳統的病原學診斷方法很難確診病人且費時費力,亟需研制可供臨床及現場使用、高靈敏性和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和快速診斷試劑。
陳啟軍課題組近年來一直將日本血吸蟲的功能轉錄組學作為研究重點,以期發掘出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劉帥博士等通過對血吸蟲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日本血吸蟲基因組中存在一個由15個基因成員組成的鞘脂激活蛋白樣蛋白(saposin-like protein)基因家族。基因表達規律分析結果顯示該基因家族在血吸蟲侵入宿主體內后顯著上調表達,Western blotting結果證明其中四個鞘脂激活蛋白樣蛋白(SjSAPLP1、SjSAPLP 3、SjSAPLP 4和SjSAPLP 5)可被血吸蟲感染動物及患者的血清免疫識別,其中包括最近報道的血吸蟲病免疫診斷標識分子SjSP-13/SjSAPLP1(Xu et al. Lancet Infect Dis. 2014)。ELISA結果顯示,SjSAPLP4和SjSAPLP5對低度感染患者的免疫診斷敏感性分別為98%和96%,顯著高于SjSP-13的敏感性88%(p<0.05);三個抗原的免疫診斷特異性均為100%,與肝吸蟲病、肝包蟲病及旋毛蟲病等扁形寄生蟲病患者血清不存在交叉反應。本研究新發現的免疫診斷標識分子SjSAPLP4和SjSAPLP5進一步提高了血吸蟲病診斷的敏感性,對低度感染患者的早發現早治療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該分子的應用將為我國血吸蟲病總體防控策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