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江峰、王霞博士等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在線發表關于銅綠假單胞菌六型分泌系統新型毒力因子的研究結果
銅綠假單胞菌是導致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它能利用多種毒力因子對宿主免疫系統造成損傷,同時它還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近年來新發現的六型分泌系統(T6SS)是在多種革蘭氏陰性細菌中廣泛存在的一種新型毒力分泌系統,它被認為在導致病原菌耐藥性及對宿主細胞侵染等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有關T6SS系統的研究是目前國際病原微生物學領域中的熱點之一。
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江峰博士和楊國威博士等首次發現并證實屬于銅綠假單胞菌T6SS毒力島III的一個跨界毒力蛋白PldB,它能夠同時對細菌及真核細胞發揮效應(Jiang et al., Cell Host & Microbe, 2014)。在此工作的基礎之上,江峰、王霞博士等再次在銅綠假單胞菌基因組中鑒定了一個T6SS跨界毒力蛋白TplE。此蛋白屬于T6SS毒力島II并廣泛存在于其它病原細菌中。該蛋白除了能被轉運至細菌周質空間產生毒力作用以外,還具有一個類似真核細胞PGAP1的結構域。在細菌感染過程中,編碼該結構域的TplE蛋白能夠被細菌注射至宿主細胞的內質網內并破壞內質網的動態穩定性。同時,TplE 的磷脂酶A1活性也能通過IRE1α-XBP1信號通路激活宿主細胞的非折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并誘導胞內自噬流的提高。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了病原菌六型分泌系統的毒力蛋白在感染的微環境(病原菌與病原菌互作,病原菌與宿主細胞互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為全面闡釋銅綠假單胞菌T6SS與宿主互作的生理學意義并尋找潛在的抗感染藥物靶點提供了新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