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郝煒博士等在《PLoS Pathogens》雜志在線發表解析MERS冠狀病毒解旋酶結構的研究論文
冠狀病毒引起的SARS和MERS疫情在全球爆發,成為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威脅。迄今為止,針對冠狀病毒有效的藥物或者疫苗仍未研發成功。解旋酶是冠狀病毒中三個在進化上最為保守的非結構蛋白之一,同時也是構成病毒轉錄/復制復合物的兩個核心蛋白之一,因此被認為是針對冠狀病毒進行藥物設計的最重要的靶點之一。然而,由于冠狀病毒解旋酶為多結構域蛋白,自身構象變化大,結構解析難度極高。自SARS疫情以來,無數實驗室嘗試解析該蛋白的結構,均未獲成功。崔勝課題組經過不懈努力,嘗試了幾乎所有冠狀病毒解旋酶,最終獲得MERS-CoV晶體結構的解析。結構顯示MERS-CoV 解旋酶由N端富含Cys/His的鋅指結構域,beta-barrel結構域和C端SF1家族解旋酶核心區構成。MERS-CoV 解旋酶CH結構域與Upf1解旋酶結構域高度相似,因此推測冠狀病毒解旋酶可能參與病毒RNA合成的質量控制。該結構為冠狀病毒科的首個解旋酶高分辨結構,為理解冠狀病毒復制機制及輔助抑制劑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結構信息。
圖1. MERS-CoV nsp13 全長蛋白的三維結構及結構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