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凡靜靜博士等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發表關于lncRNA調節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研究論文
宿主模式識別受體PRRs在機體的抗感染天然免疫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天然免疫通路需要精準的調控,既需要在發生感染時快速而高效的激活,又需要有一系列負反饋調節機制避免過度激活所造成的免疫損傷。楊威課題組主要聚焦于宿主非編碼RNA在病毒感染與致病過程中的調節機制研究。通過系統性地篩選受I型與III型干擾素(IFN)調節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鑒定獲得了一條全新的人類特異性lncRNA,并將其命名為lncATV。當病毒感染或IFN刺激細胞后,lncATV的豐度顯著升高。沉默lncATV可以顯著抑制HCV和ZIKV等多種RNA病毒在細胞內的復制效率,而過表達lncATV對病毒復制具有增強作用。進一步研究發現,lncATV可以與RIG-I發生結合,并且抑制RIG-I及其下游信號通路的激活,對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發揮負調控的作用。這些發現為人們深入理解非編碼RNA參與天然免疫調控、維持機體免疫穩態的機制提供了新的有益的科學理論依據。研究結果以A Human Long Non-coding RNA LncATV Promotes Virus Replication Through Restricting RIG-I–Mediated Innate Immunity為題發表于近期的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志。該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