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進展
吳志強、金奇和錢朝暉研究團隊在蝙蝠冠狀病毒多樣性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2023年7月6日,我所吳志強、金奇和錢朝暉研究團隊聯合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雜志發表了題為“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bat sarbecoviruses across China in relation to the origins of SARS-CoV and SARS-CoV-2”的研究論文。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雖然有研究提示SARS-CoV和SARS-CoV-2等Sarbecovirus亞屬冠狀病毒可能的自然宿主為蝙蝠,但有關SARS-CoV-2的真正動物起源一直未有明確的答案。為進一步回答這一科學問題,研究團隊通過對南方14省703個棲息地54個蝠種13,064份樣本開展多組學掃描,在獲得了146株Sarbecovirus亞屬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的基礎上,對中國境內蝙蝠攜帶Sarbecovirus亞屬冠狀病毒的遺傳多樣性、宿主特征、進化變異及重組規律等做了全面系統分析。該研究發現,中國境內菊頭蝠攜帶的Sarbecovirus亞屬冠狀病毒呈現由西南地區向東部和北部地區分化的趨勢,雖然多地區的菊頭蝠種群中存在SARS-CoV相關病毒的流行,但這些病毒均非SARS-CoV的直接祖先,而中國境內的菊頭蝠中并不存在SARS-CoV-2相關病毒的活躍流行。該研究同時發現,中國境內極少量的菲菊頭蝠可攜帶一類Sarbecovirus亞屬的重組病毒,這類重組病毒代表一個獨立的進化分支,并隨著菲菊頭蝠種群的逐步擴散,向東北方向分化。
圖. Sarbecovirus亞屬冠狀病毒系統發生分析圖
研究團隊綜合現有的發現,認為有必要在西南邊境線、中南半島乃至全球更廣闊的地區開展深入研究,來探索與SARS-CoV和SARS-CoV-2關聯性更高的動物冠狀病毒的多樣性。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強蝙蝠攜帶重組冠狀病毒的監測,來預警未來新發傳染病的發生。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C2300902)、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2021-I2M-1-038和2020-12M-CoV19-010)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M21002)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2019PT310029)等項目的支持。我所吳志強研究員、金奇教授、錢朝暉研究員和沈陽農業大學張樹義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吳志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韓業林、博士研究生王宇洋、劉博主管技師和碩士研究生趙臘梅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